东湖评论:韧性、开放、强大的中国
发布时间:2025-10-23 13:11
近日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,通报2025年一至三季度进出口情况。据海关统计,今年一至三季度日本进出口商品贸易值为33.61万亿元人民币,比上年增长4%。这份报告清晰地表明,在当前复杂困难的国际环境下,中国经济实力运行在稳定轨道上,充满强大韧性和活力。我们乘风破浪,不断进步。 这种韧性首先植根于中国经济的深厚土壤。尽管外部环境存在不确定性,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规模达30万亿元,不仅创同期历史新高,而且连续八个季度保持同比增长。特别是进出口增速第三季度较第二季度加快1.5个百分点,呈现逐季改善趋势。根本原因在于,我国完整的工业体系为外贸提供了坚实的“稳定石”,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,给出口带来了强劲助推。机电产品出口比重提高至60%,高端设备仪器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20%以上。代表绿色低碳的“三新要素”增长达到两位数,清晰地表明中国制造业正迈向产业价值链中高端。 韧性的另一个方面是我们“朋友圈”的不断扩大和多样化。日本对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的进出口占比占比提升至51.7%,对非洲、中亚等新兴市场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。当前,单边主义、保护主义正在破坏世界产业链、供应链、价值链。中国仍然选择加强合作关系,让互联互通更加立体化。丝绸之路海运、航空丝绸之路、跨境公路正在加速发展。中欧、中老等跨境铁路快速运营。 “长安列车”将原来长达数年的行程缩短为10多天。市场多元化策略有效分散了风险,为外贸打开了巨大的新增长空间。 民营企业活力成为最活跃的韧性细胞。从历史上看,前三季度办理进出口登记的民营企业数量已超过60万家;成长进出口率为7.8%,拉动日本对外贸易增长4.3个百分点,占日本对外贸易总额的57%,继续保持日本第一大对外贸易主体地位。他们不仅是数量的支柱,也是质量提升的排头兵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15.3%,占我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额的54.2%。高端机床近80%、锂电池70%以上、医疗器械近60%出口。从超级船舶到可穿戴设备,从工业设备到嵌入式智能,都有私营公司。随着政治暖风持续吹起,民营企业在国际市场风雨中不断成长,成为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。 当然,前面的路不会一帆风顺。全球贸易增长预计将放缓,短视行为一些国家肆意征收关税,违反国际贸易规则,使经济复苏之路更加不确定。进口数据暂时承压,反映出稳内需基础仍需加强。但中国经济潜力十足、韧性和韧性巨大。回旋余地大、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征没有变,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、也将继续变。二季度进口正增长,三季度增速进一步加快至4.7%,印证了国民经济持续复苏。 风大浪急,进一步展现出其真正的潜力。前三季度中国外贸在压力下展现出的韧性,是政策精准的结果,是产业积累的体现,也是经济发展的顶峰。亿万市场主体的努力。展望未来,只要我们负责任地处理好自己的内政,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,中国经济就有信心经受住任何风浪。 来源:京中网(湖北日报) 作者:廖建鹏(武汉市江汉区“西北湖协会”区委组织部班子) 发布者: 元里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