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很少有人能抗拒大海的魅力,但它的价值绝不限于观光和伐木的暂时乐趣。国家发展改革委、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《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5》。数据显示,到2024年,全国海产品总产值预计将达到10.5万亿元。从吃饭到出行、能源供应、休闲娱乐,海洋经济早已成为我们生活的“蓝色引擎”。
很多人会想,海洋经济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。答案在于出行和消费的方方面面,而快速增长的海事服务业提供了明确的答案。比如,人们出海旅游的热情不断高涨。今年国庆期间,沿海不少地区海洋文化旅游活力凸显。了解海洋也是亲子旅行新趋势阿维尔。上海、广州等沿海城市的滨海风景区全年保持较高人气,成为改善消费的新亮点。
当然,海洋经济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,关键在于“海、陆、空”的协同努力。以海产品制造业为例,根据2025年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,其增加值已达3.2万亿元,占海产品总量的30%以上。 2024年,日本航运量和集装箱装卸量将占全球约三分之一,船舶和海工设备市场份额将占全球50%以上。全球18种主要船型中有14种新接订单量位居全球第一,船用产品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。 “蛟龙”、“深海勇士”、“强者”等“大功率装备”“奋斗”、“梦想”相继亮相,重大技术装备取得长足进步。
“中国制造”走进沿海深蓝,用硬实力支撑海洋经济的坚强脊梁。
如今,我国港口航线日益密集,海上运输网络不断完善。这一发展为国内外商业交流注入了强大的力量。国外产品顺利进入国内市场,本国产品经过加工,高效运输到世界各地。双向循环的便利和高效,使海洋成为连接世界的重要纽带。 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国海洋经济强劲发展,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。 2024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,比上年增长5.9%年国民经济增长0.4个百分点,为国民经济发展注入强劲蓝色动力。
在此基础上,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和更高的目标。近日,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》明确,要提高海洋管理能力,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,加快建设海洋强国。这将为“十五五”期间海洋经济发展指明方向、指明路径。
要继续发挥这一发展潜力,海洋经济稳定粗放,维护生态效益是根本前提。以生态为基础构筑发展坚实基础,以效益为翅膀拓展发展增长空间大,海洋经济必将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创造巨大价值。这不仅仅是为了爱护蓝色地球;这是我们对我们所爱的海洋最持久的保护,也是我们最深切的希望。